通知 | “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及金属轻量化材料工艺与检测高级培训班”开始报名
发布于:2018-06-08
关于举办“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及金属轻量化材料工艺与检测高级培训班”的通知 工信人才〔2018〕48号 各有关单位: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是落实 《中国制造2025》 的重要文件,是 “十三五”期间指导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既着眼于产业发展全局,又聚焦于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和体系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金属轻量化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当前和今后发展的趋势,新材料的应用同时也带来了加工工艺和检测的问题。德国在金属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加工和检测方面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为加快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金属轻量化新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行业急需的新材料应用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德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 Marion Merklein教授,定于7月31日一8月2日在北京举办 “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及金属轻量化材料工艺与检测高级培训班”,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二、协办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培训对象 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从事金属轻量化材料研发、加工、检测、产业化和应用的主要领导、专家、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有关政府部门(经信委、科技局等)、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以及新材料投资机构等负责产业化、推介、招商和投资的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 四、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2018年7月31日-8月2日。 培训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体地点报名后另行通知) 五、培训方式 此次培训后两天采用全英文授课,不配备翻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担任课程辅导。 六、培训费用 费用8600元人 (含教材、场地、专家授课及国际旅费、培训期间午餐等费用 ),交通及食宿等费用自理。费用由中心全资公司工信汇智国际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收取并开具发票。 七、其它事项 1.学习期满,符合条件的学员,颁发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中国制造2025》 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程”证书。 2.参训学员符合条件者入选 “ 可优先推荐国家新材料人才培养计划”,派往国境外培训,并由国家提供相应资金支持。 3.参加人员报到时需提交2张2寸近期免冠照片。 4.请各单位收到通知后,积极选派人员参加。 报名截止日期为2018年7月27日。请在此日期前将报名回执表传真或发送 Email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5.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亚飞、李丹妹、曲来军 电 话: 010-68207891、68207896、68207852 传真: 010-68207863 邮箱: xincailiao@miitec.org.cn 附件 : 1.报名表 2.课程大纲 3.专家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2018年5月21日 附件1: 附件2:课程大纲 一、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战略解读 二、中国新材料发展战略 三、德国在新材料和生产技术领域的研究状况 • 主要参与者概述 • 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转让 • 德国在新材料和生产技术领域的相关活动 • 未来发展趋势 四、轻量化材料及构造方法 • 新的发展和趋势 • 生产过程中轻量化材料的加工 • 数值模拟 • 材料检测 五、轻量化材料:高强度钢 • 高强度钢的成形性 • 高强度钢的切割和接合 • 基于FE高强度钢生产流程规划和布局 • 数值模拟 • 材料检测 六、轻量化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 • 铝合金和镁合金的成形性 • 铝合金和镁合金的切割和接合 • 基于FE铝合金和镁合金生产流程规划和布局 • 数值模拟 • 材料检测 附件3: 干勇院士简历 中国工程院副院院士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历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院士、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获准专利9项,发表论文60余篇,编著3部。 Marion Merklein教授简介 德国科学院院士 德国工程院院士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材料工艺研究所所长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制造技术学院工程系主任、教授 德国福特新材料研究院金属成形与检测技术负责人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会员 德国生产工程研究会会员 德国基金研究会联合研究中心会员、热冲压原理研究组协调人 德国金属成形协会会员 欧洲材料加工与技术杂志主编 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与开发编辑 2013获德国研究基金会 莱布尼兹奖/德国 2009获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美国钢铁学会 悉尼墨尔本汽车钢板改进卓越奖 2007 获德国生产工程研究学会 Otto-Kienzle奖章/德国 2006 获德国工程师协会 荣誉戒指/德国 2004 获德国研究基金会 莱布尼兹奖/德国 2002 获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工程系 论文奖/德国 |
|
|